新闻动态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新闻动态

从丝路到天路:浙派名师在新疆西藏柔性支教中涵养教育家精神

[来源]:冰球突破mg正规官网[日期]:2025-06-02[访问次数]:10

驼铃古道焕心声,心育长歌越雪山。正值5月全国心理健康月之际,浙师大冰球突破mg正规官网书记马莉、副院长汪俊带队,浙派名师班十余位名师成员组成支教团队跨越5000里山河,赴西藏拉萨、新疆阿克苏开展心理支教活动。

在支教活动共计开展面向学生的心理课程13堂,面向班主任学科教师心理讲座13场次,落地名师网络工作室2个。这场横跨经纬的"教育共富"实践之旅,让江南心育智慧在雪域大漠生根抽芽,以专业之力铺就新时代"润心之路",诠释着师者无疆的精神海拔。

一、三年支教筑牢心育长效机制

2023-2025我院连续三年带领浙派名师入疆入藏开展支教活动,先后走进新疆阿克苏乌什县十余所中小学、西藏拉萨多所高中与当地教育局领导、学校领导开展深入交流,充分了解了当地心理健康教育现状,并为当地心理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。在思维的碰撞与知识的传递间,不仅革新了边疆地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传统认知,更勾勒出边疆心理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,形成了“浙派名师边疆支教”品牌,构建了边疆支教长效机制,为边疆学子的心理成长注入强劲动力。

二、浙派名师课程赋能边疆师生

此次支教活动中,浙派名师化身心灵引航者,为边疆师生带来一场场精彩纷呈的心育盛宴。他们面向小学到高中的莘莘学子,精心设计并开展 13 堂心理课程,从趣味十足的情绪管理小课堂,到干货满满的高考减压指南,层层递进呵护学生心灵成长;同时,针对班主任、学科教师与心理教师群体,举办 13 场深度心理讲座,分享前沿心育理念与实用技巧。从课堂教学到专题分享,活动形式多元创新,为边疆地区构建起全方位、多层次的心育新样态,为师生心理健康发展注入蓬勃生机。

三、共享优质资源带动教育共富

支教过程中,浙派名师不仅专注当下心育服务,更着眼长远,积极探索赋能边疆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。他们毫无保留地将前沿研究成果、优质教育资源倾囊相授,为边疆心育事业筑牢根基。其中,车海琪老师与姚慧超老师率先垂范,创新性地将名师工作室建设融入支教实践。应拉那一高领导的盛情邀约,两位老师迅速搭建起拉那一高网络名师工作室,将当地心理教师培养纳入核心工作范畴。通过定期开展远程专题指导、线上教研交流等方式,构建起跨越地域的 “云端心育桥梁”,让专业指导与资源共享常态化,为边疆心理健康教育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,推动长效帮扶机制落地生根。

支教地区师生反馈  

洪灵琴老师带着我们玩的两个小游戏,看似简单,却在我心里掀起了不小的涟漪,让我忽然懂得:原来成长的路上,总有一些温暖的力量,能帮我们把乌云酿成彩虹。

乌什四中学生   穆尼热·阿里木

克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。通过夏莉老师的讲座,我学到了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自己的情绪,正确处理与身边人的关系,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沟通能力。

国庆中学 教师  古丽努尔克孜·谢依

作为一线班主任,听了陈瑛老师的分享,感触良多,收获满满。班主任要有稳定的心态,在处理问题时需沉着冷静,心平气和,同时要注意自我言行,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好榜样。

乌什三小  教师  魏永荟

金慧慧老师的这个游戏太有趣了!在玩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怎么和小伙伴一起面对困难,也知道了遇到不开心的事情,应该怎样去调节自己。

乌什一小 学生 美合热娅·马木提

听了汪俊老师“守护教育的温度:让幸福感成为教师的职业底色”讲座结束后,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。通过这次讲座,我深刻认识到,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,是提升情绪管理能力和心理韧性的关键。心理学不仅是一门科学,更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的智慧。

拉那一高教科室主任 项德刚

幸福是一种情感,也是一种责任。人生中会遇到种种坎坷,也会面临众多选择。职业规划是我们实现自我价值和提升自我的愿景,也是我们人生幸福的具体体现。

拉那一高思政办主任 郝少奇

听了职业规划的讲座,我知道面对新高考的我们面临着选科和职业规划,要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。知道自己需要树立职业价值观,选择擅长的科目,不能盲目跟从他人的做法,要择己所长。要从现在打好基础,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,提高自身素质,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规划。

高一(3)索朗卓玛

对于高一学生来说,我们到了选科这一重要节点,选科应该要择己所长,择己所爱来作为依据,而选课的主要目的我们应该要想到后面自己的职业规划,而这节课也让我听到了其他学生的心声。

高一(3)扎西平措



返回原图
/